万生优配 “我被浪费了!”男子全职丧偶式带娃,患产后抑郁症,现已离婚_茉莉_生活_孩子
“带娃?不就是哄娃吃喝,睡觉拉撒万生优配,能有啥难的?”这怕是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吧?
可真当生活的重担砸到肩头,许多道貌岸然的“社会评判员”才会惊觉:原来带娃是“苦力活儿”,而且压根没有性别例外。
作者-晨 编辑-晨
“茉莉爸”本以为自己不过是暂时撑起家庭重任,结果却在全职带娃的日子里患上了“产后抑郁”,整个人差点儿被掏空。
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,撕开了一层层关于带娃、性别、夫妻关系的刻板现实,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:养育孩子到底对一个人意味着什么?
展开剩余89%“产后抑郁”这词,听上去很女性化,可92年生的茉莉爸说,这事儿,真的跟性别没关系,原本,他是一个事业风生水起的男人,兽医硕士毕业,曾做宠物用品品牌的西南区代理商,月收入轻轻松松就两万打底,谁会把这样一个职场精英和“带娃爸爸”“抑郁”几个烫手词联系在一起?
可现实就是这样无情,茉莉爸的生活大崩盘始于2023年孩子出生后,他和前妻是一对凡事随性的夫妻,恋爱、结婚、生娃全凭一种“顺其自然”的劲儿,结果大方向没规划,连谁照顾娃这种细枝末节都稀里糊涂,前妻在体制内工作,而他因为工作相对自由,成了带娃的最佳人选。
再加上双方父母都不在身边,经济状况也不允许请人帮忙,茉莉爸只好辞掉工作,开启“奶爸上岗”的修炼之路,他原以为自己这点牺牲没啥大不了,可现实啪啪打脸,他就像被丢进火炉里吊打的“工蚁”,每天为了孩子的吃喝拉撒焦头烂额,精神和身体双重消耗。
最初的日子里,他每月还能靠一些客户资源挣点零散钱,可那点收入和曾经的潇洒生活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,看看自己的钱包,再看看手里的奶瓶,这巨大的落差感就像压在胸口的一块沉重石头,怎么都挥不走。
全职带娃的日子,茉莉爸总结得很直接:崩溃、压抑、无望,每天早上六点闹钟还没响万生优配,他的娃已经“在线营业”,喂奶、换尿布、哄玩、做饭,繁琐的管理排到了每天夜里十一点,可就算到了那个点,他还没资格闭眼睡个安稳觉。
孩子三小时醒一次,他得做个随叫随到的“急救员”,睡觉成了人生的奢侈品,更要命的是,那些本该属于自己的时间完全被剥夺了,夜深人静的时候,他经常拿着手机刷短视频,仿佛要抓住一丝属于“过去自由”的错觉,可越是放松,心头的压力越像潮水涌来。
他无法停止对过去的怀念,也无法接受眼前的狼狈,有人看到他疲惫的身形会善意地打趣:“看你肌肉都长出来了,是不是偷偷健身了?”可他只能苦笑回应:“哪有啊,全是抱娃抱出来的,”这一笑,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委屈和疼痛。
时间久了,他的精神状态也出现了问题,两个月里,整夜失眠、干啥都提不起劲儿,回想起曾经的日子,更是压抑得喘不过气,他逐渐消瘦下去,感觉越来越不像自己了,生活的压迫已经够让人窒息了,但更绝望的是,家里的“另一半”居然成了雪上加霜的导火索。
每次前妻周末从外地回家,他都带着娃去接她,心里琢磨着能听她说一句“辛苦了”,哪怕是随口带过都好,然而现实却是,“孩子怎么这么脏?”、“衣服怎么没换?”一个个指责不带喘气,全都砸在茉莉爸的心头上,他自嘲说:“我连娃都快没力气抱了,哪还有心思伺候娃穿啥衣服?”
理论上,作为夫妻,前妻本该成为他最坚强的后盾,但茉莉爸发现,她非但没能理解他的不易,反而站在了一种“高高在上”的指责位置,用冷漠消解了他的所有付出,而这种长期缺乏情绪关怀的生活,最终将他们推进了婚姻的末路。
矛盾积压至不可收拾,两人不得不分开,甚至连冷静期也没能挽救残破的感情,就在茉莉爸对生活一度完全放弃时,命运又给了他一场暴击,女儿重病住进了儿童重症监护病房,医生下达了病危通知书,整整五天,他蜷缩在医院的硬椅子上寸步不离。
背靠一身疲惫,手撑一片崩散的心绪,孤单而决绝地守护着女儿,这段时间他连澡都没洗过,而等到女儿挺过难关,他却没能得到片刻安慰,家中长辈反而是一通劈头盖脸的责备:“我们那会儿带娃从来没有这么多事,你怎么连个孩子都照顾不好?”
那一刻,茉莉爸心里满是自我否定,伴侣的不理解,亲人的责怪,让他觉得自己根本不值得任何认可和尊重,压抑成沉默,沉默成代沟,这些都是柴米油盐里的潜伏危机,然而茉莉爸并没有让这些事情彻底击垮他,他选择把自己的经历记录成视频,并上传到网络。
希望能用自己的故事呼唤更多人关注“全职带娃”中隐藏的心理困境,尤其是产后抑郁问题,作为一个全职爸爸,“产后抑郁”的标签显然刺痛了许多人传统的性别认知,有人赞赏他的分享和坦白,有人质疑他博眼球炒作流量,但更多新手宝妈和准奶爸却从中看到了现实。
不仅是妈妈,全职带娃对任何人来说,都是一场体力与心灵的修行,他感慨地说:“我一个男人都带到崩溃,那些刚生完孩子还得照顾娃的妈妈们,到底得有多难?”令人意外的是,他上传的视频连前妻也看到了,从那些不一样的视角中,前妻才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忽视。
尽管离婚已成事实,但两人开始缓解过去的矛盾关系,如今前妻每周末仍会回家帮忙照顾孩子,算是一种“体谅式复合”,两人都学会了一件事,在共同的养育过程中,理解远比指责更重要,现今阶段,茉莉爸仍在努力找回生活的节奏。
做带娃奶爸的同时,他一边靠着剪辑视频继续赚钱,一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唤醒更多家庭对育儿问题的重视,他赢得的不只是网友们的关注,也是一次修复自我和与外界关系的机会,他知道自己的经历并不独特,但或许他的勇敢坦白。
会让更多人停止对“带娃”这个角色抱有“谁干都一样”的偏见,孩子是两个人的责任,而不是一个人的单程旅程,无论你是爸爸还是妈妈,带娃不仅仅需要体力,更需要心理上的支持与另一半的真诚交流。
理解彼此,体谅彼此,或许才能让一段家庭关系真正挺过风风雨雨。
信息来源:
发布于:贵州省叁鑫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